
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把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轉變成再生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通過循環利用的方式處理建筑垃圾是最為符合可持續發展之路的。而且,我國已經頒布了相關防止建筑垃圾污染環境的政策措施,有關部委也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列入到十二五規劃。
社會上已經有很多人開始認識到建筑垃圾是被放錯地方的“金礦”,在國外建筑垃圾經過處理后制成的景觀磚、人行道磚、樓梯磚等很好的適應了人們對建筑物裝修的時尚和美觀的追求。再加上當前國家基礎經濟建設的大背景下,各種建筑用料提供商壓力巨大,由于建筑資源有限,造成了建筑材料供不應求的局面,這就更加迫切的要求通過建筑垃圾再利用這種方式來緩解建筑資源危機。通過調查得知,2008 年鄭州市完成城中村改造 122.3 萬平方米,由此產生的建筑垃圾約為 800 萬立方米。如果使用建筑垃圾循環利用技術,將節約填埋土地 240 萬立方米,節約耕地面積 1800 畝,消納粉煤灰 40 萬噸,減少燒磚石排放的二氧化碳 3600 噸,節約標準煤 150 萬噸。具有十分可觀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根據對我國建筑物的研究發現,如果充分發揮建筑垃圾垃圾再利用的技術實力,我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可達 90%以上。可減少取土 24 萬立方米,節約土地 340 畝,消納建筑垃圾 40 多萬噸。
隨著能源、資源等相關問題的日益嚴峻,國家及地方政府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利用重要性的認識會不斷的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可以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果按 2020 年我國新產生建筑垃圾 50 億噸估算,可創造價值大約 1 萬億元生態建材。
然而,我國目前從事建筑垃圾再利用市場還處在起步階段,相關的企業較少,遠遠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全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也只有 5%左右,遠遠低于其他發達國家。根據資料顯示,目前歐洲國家每年的建筑垃圾資源化率已經超過 90%,而中國的鄰居資源相對比較貧乏的韓國、日本更達到 97%以上,這實在讓人汗顏。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還可以以增加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危機。據統計,在21 世紀初整個發達國家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已經達到 6000 億美元。美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提供了 110 萬個就業崗位,年銷售額高達 2360 億美元,為員工支付的薪水總額達 370 億美元,與美國的汽車業相當。最近國家在建筑垃圾再利用領域也加開了追趕的步伐,目前國家也表示將盡快出臺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的相關扶持政策。人們期待在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方面也能走在世界的前列。